子课题组介绍:隶属于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1993年成立外国语言文学博士点,研究方向为现代派作家研究、跨文化研究、
小组负责人:
林斌,女,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教授,英语系副主任,主要从事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后殖民与性别研究。出版《精神隔绝与文本越界:麦卡勒斯小说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梦之书》(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精选》(群众出版社2018年)、《寓言》(北京燕山出版社2017年)、《存在:阿瑟·米勒短篇小说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等专著和译著,累计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等国内外期刊及论文集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曾主持“麦卡勒斯与美国南方的现代性写作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卡森.麦卡勒斯的跨疆界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课题研究。曾获第十一届韩素音青年翻译比赛汉译英一等奖、2013中国当代优秀作品国际翻译大赛汉译英三等奖。
小组负责人2016-2019年期间代表性学术成果
1. 著作
1) 译著:《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精选》,北京:群众出版社,2018
2)译著:《存在:阿瑟·米勒短篇小说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
3)译著:《寓言》,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7
2. 代表性论文
1)美国南方小镇上的“文化飞地”:麦卡勒斯小说的咖啡馆空间探秘(一类核心,cssci,《外国文学评论》2019年第2期)
2)文学阅读的专业内涵及教学策略——也谈外国文学教学的人文思想渗透(二类核心,cssci,《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9年2月)
3)“精神隔绝”的多维空间:麦卡勒斯短篇小说的边缘视角探析(一类核心,cssci,《外国文学》2018年第3期)
4)老龄化的文学表征与身份政治——“成熟小说”之源流探析(二类核心,cssci,《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8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学研究文摘》转载)
5)捉摸不透的《寓言》(《人民日报》,2017年11月14日第14版,与陶洁合作,第二作者)
6)“seeking the meaning of loneliness: carson mccullers in china.” carson mcculler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palgrave macmillan, 2016
团队核心成员:
李美华(教授;博士) 徐琪(教授;博士)
吴光辉(教授;博士) 苏欲晓(教授;博士)
方厚升(副教授;博士) 郭颖(副教授;博士)
周南翼(副教授;博士) 张淑芬(副教授;博士)
郭亚娟(副教授;博士) 谷容林(助理教授;博士)
项颐倩(助理教授;博士) 黄钏(助理教授;博士)
丁晓君(助理教授;博士) 陈丹萍(助理教授;博士)
林晶晶(助理教授;博士) 朱美琳(助理教授;博士)
研究综述:本团队以十九世纪末期至二十世纪中期的西方经典作家开展研究,采取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与视角,涵盖小说、戏剧、诗歌等多种文学体裁,尤其针对表现主义、意识流、荒诞派戏剧、魔幻现实主义等现代派文学作品进行梳理,并尝试打通国别文学、中西文化之间的壁垒,开拓全球化的研究视野,构筑起西方文学研究的中国视角。
团队核心成员2016-2019年成果(课题、著作、论文、获奖、社会贡献)
一、课题
1)方厚升: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现代性视野下德国20世纪初对儒学的重估研究”(项目号17bww080),在研。
2)项颐倩:2018年福建省社科项目一般项目,“萨特传记批评研究”(项目号fj2018b122),在研。
二、著作
1.专著:
1)李美华:《20世纪美国小说赏析》,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9
2)徐琪:《梅耶荷德戏剧创作与思想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9
3)吴光辉:《文化与形象:日本学研究前沿》,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9
4)张淑芬:《罗伯特·库弗小说的文学嬉戏性》,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9
5)郭亚娟:《寓言的冲动:唐纳德·巴塞尔姆作品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9
6)谷容林: 《戏剧符号学视域下的剧本世界》,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9
7)李美华:《柔波里的水草》,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
2.编著:
1)吴光辉:《哲学视域下的东亚——现代日本哲学思想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8
3.译著:
1)苏欲晓:《c.s.路易斯》(合译,第一译者),北京:三联书店,2018
2)郭颖:《日本史的诞生》(合译,第二译者),海口:海南出版社,2018
3)李美华:《邂逅流年》,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6【这部是散文集,非学术】
4)苏欲晓:《天路历程》,南宁:广西师大出版社,2016
5)方厚升:《梦的解析》,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6
三、代表性学术论文
1)吴光辉:「新儒家運動」の哲学者と創造,《哲学と現代》,日本名古屋哲学会,2019年
2)吴光辉:近代中国の日本認識,《日本人文社会研究》,日本人文社会研究协会,2018年
3)苏欲晓:chinese translations of john bunyan’s the pilgrim’s progress. bunyan studies.2018
4)吴光辉:越境、記憶、共存の根柢における「東洋」という概念―近代中日の知識人を中心に,《東アジアにおける知の交流―越境・記憶・共生―》,台湾大学出版社,2018年
5)项颐倩:on the application of philosophical knowledge in the teaching of history of french literaturedestech transactions on social science. education and human science. 2017
6)吴光辉:文学的表象とポジションの移転,《東アジア文化交渉研究》,日本关西大学,2017
7)方厚升:eine neubewertung von konfuzius aus deutscher. sichtjahrbuch für internationale germanistik. 2017
8)郭颖:和歌における鹿の鳴き声について,《北研学刊》,日本广岛大学,2017
9)郭颖:小议《菊与刀》汉译本中禅宗元素的翻译,《语言文化学刊》,日本语言文化学会,2017
10)吴光辉:日本“科举学”的转型与评价,《厦门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cssci,一类核心
11)张淑芬:《公众的怒火》:美国民族性认同危机反思,《厦门大学学报》2019年第6期,cssci,一类核心
12)黄钏:构建自身 寻回主体——保罗·利科诠释学的理论体系探讨,《当代外国文学》2019年第3期,cssci,一类核心
13)郭亚娟:“书是世界的形象”:论《拼缀姑娘:一个现代怪物》的块茎创作,《外国文学》2018年第5期,cssci,一类核心
14)方厚升:20世纪初西方文化危机中的孔子形象——以德国为例,《国外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cssci,一类核心
15)方厚升:原罪话语的背后——再读《诉讼》,《兰州学刊》2017年第8期,cssci,二类核心
16)吴光辉:近代以来日本视域下的朱子学与中国形象,《思想与文化》2017年第2期,cssci来源集刊,二类核心
17)项颐倩:萨特存在主义精神分析中的“他者”问题,《东南学术》2017年第6期,cssci,二类核心
18)吴光辉:日本江户时代朱子学的表象与位相,《厦门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cssci,一类核心
四、获奖
1)方厚升:《梦的解析》(译著),2018年获福建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方厚升:《君子之道:辜鸿铭与中德文化交流》(专著),2016年获福建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五、社会贡献
1)服务厦门大学,推动学术对话
自2018年厦门大学承担起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举办的“世界人文大会”以来,现代派研究子课题团队积极参与交流,认真履行职责,先后组织了“现代文学研究专题”与“比较文学研究专题”,邀请世界学者、国内一流高校或者研究院代表莅临厦门大学举行学术对话与学术讲座,有效地推动了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推动了本院英语专业“双一流”建设。2016年以来,我院还先后承办了《外国文学》杂志年会、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年会、福建省外国语文年会、海峡两岸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坛等多场重量级学术会议,本课题组多位成员作为会务组负责人多次参与办会,为厦门大学的外国文学学科建设做出了自身的贡献。
2)打造精品团队,推动学科发展
本课题组负责人林斌教授及吴光辉教授、李美华教授、徐琪教授、苏欲晓教授等主要团队成员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推动网络课程建设。自2016年以来,徐琪教授主持了校级通识课改项目《一“诺”千金——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经典作品导读》,另有2017年课改项目《“纵览天下”外文系列通识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获得厦门大学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校级一等奖,多位团队成员参与了这两个项目并在其中承担教学一线工作。自2017年以来,多位团队成员参与了以“美国诺奖作家经典赏析”、“英国诺奖作家经典赏析”为主题的校级慕课系列课程(张龙海主持),并且加入了以中国社科院文学所陆建德研究员为学科带头人的“比较文学与文化”教研团队,助力于我院的新文科建设与“双一流”建设。